證人的證詞~~校園案件調查的另一個風險吳南嬿 撰 講到校園案件調查的風險,除了之前曾提到的誘導式詢問(註1)和錯誤自白外(註2),今天我們來探討證人的部份。 當家庭教育功能喪失 教育部應規畫替代方案幫助孩子吳南嬿 撰 ~如果你的父母是毒蟲,你在成長過程中會知道,你無法指望他們提供一切你需要的東西,但我真的很幸運,我遇到的老闆給了我所欠缺的東西。如果我的母親像我一樣幸運,我想她的人生會很不同。~崔維斯(星巴克店長) 少子化的洪流讓青少年人口近8年銳減81萬人,但少年法庭的案件不減反增,近三年,12~18歲青少年的平均年犯罪率更高達每年1萬人之多。(註1) 這讓人不禁要問,在高離婚率、高家庭教育失能率的現在,教育部能否為這類孩子規劃有效方案,讓他們能在正確的軌道上成長? 當情障特教生的「受教權」變為「特權」怪獸…吳南嬿 撰 11月10日,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簡稱「全教產」)開記者會揭露,南崁高中某學生在入學後短短兩個多月內,就出現約三起攻擊老師、攻擊同學及破壞公物等事件,造成學校師生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天天生活在恐懼中。 政府投資父母/照護者育兒教育 就是造福所有的孩子吳南嬿 撰 日前,教育部和衛福部紛紛撒錢,加碼幼兒津貼。 此舉看起來似乎是一大福音,筆者卻認為,這種「撒錢」的政策在造福孩子方面,投資報酬率非常小,除非政府願意用心思考如何投資父母/照護者的育兒教育,才有可能照顧好每一個孩子,並幫助弱勢的孩子翻身。 為什麼筆者如此認為呢?讓我們來看看兩個國內外案例。 銓敘部:預訂113年度退撫基金收益目標為4.01%真相:掩人耳目的話術吳南嬿 撰 近日,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質詢退撫基金投資狀況,銓敘部部長周志弘表示,退撫基金會在做多方評估後進行投資,113年度退撫基金的收益目標預訂為4.01%(註1)。 這一切看似專業,沒有任何問題,但若追溯退撫基金的運作即可得知,所謂的「113年度退撫基金的收益目標預訂為4.01%」只不過是銓敘部的話術而已。原因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