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讓孩子再次成為教育部錯誤政策的犧牲品吳南嬿 撰 在國人喜迎2024新年到來之際,新北卻有名國三生由於教育部的錯誤政策早夭,在校園內慘遭割喉而亡,令人悲慟。
除了「輔導」,教育部對校園暴力束手無策?吳南嬿 撰 最近又發生學生對老師施暴的校園暴力事件了,這次發生的地點為台東某國小。(註1) 施暴者為一名身材高大的六年級生(甲生),受害者為一名保護孩子的小二班導師(A師)。 A師為了調查甲生疑似霸凌小二生案件,引起甲生不滿,於是甲生拿起椅子砸向A師,造成A師頭部受傷且有腦震盪情形。 PISA成績好=108課綱優質? ~教育部解讀政策的能力讓人憂心吳南嬿 撰 日前,108課綱到底是禍害孩子競爭力的政策還是優質的課綱,成為社會大眾討論的焦點。 第一線老師認為108課綱造成孩子學力普遍大幅下滑,而教育部長則親上火線,試圖用我國的國際評比成績(如:經濟暨合作發展組織的PISA測驗)表現不俗,說服社會大眾108課綱是優質的課綱。 教育精進的關鍵在人和環境吳南嬿 撰 前幾天,我參加本縣的精進教學會議,主要是要審視精進教學計畫內容。在會中,個人提出不少教育現場「人與校園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如:「校園微政治」的問題,令不少與會者認為我偏離主題。 對此我要特別說明,審視政策(如:精進教學計畫、課綱等)不是只專注於看文本本身有沒有問題,連該政策的撰寫是否符合背景需要,實施時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都要一併考慮進去,才能降低政策從制定到執行的落差,讓政策發揮功能,確實解決問題。 校園事件不適任調查員的樣態有那些?吳南嬿 撰 自從政府實施校事會議以來,教育調查案件大增,甚至連老師被檢舉「疑似」對學生說了一句:「不要問這種笨問題」,都會被送進校事會議並進入調查。再者,由於家長投訴老師教學不力等事由,不需要舉證,因此,有不少老師要為其根本沒做過的事情辯護,這時,若遇到不適任的調查員,老師的處境就會更為艱難與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