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議題》—霸凌 哪些孩子較可能被霸凌? 吳南嬿 編譯 發生霸凌的原因並不單純,也沒有特定發生霸凌的地點。有些族群(如: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殘障者及人際關係被孤立者)被霸凌的機率會較高,不過,這都要看環境而定。 《教育議題》--霸凌 如何與孩子討論霸凌 吳南嬿 編譯 在預防霸凌方面,家長、學校職員及其他照顧孩子的大人都扮演重要角色。他們可以: 《教育議題》—霸凌 對校內的霸凌狀況做評鑑(下) 吳南嬿 編譯 在「對校內的霸凌狀況做評鑑(上)」中,有提到要處理校園霸凌問題前,應先透過評鑑來了解校園霸凌狀況以及可獲得的資訊。在這一期的電子報,則要探討如何建立並運用這樣的評鑑。 《教育議題》—霸凌 對校內的霸凌狀況做評鑑(上) 吳南嬿 編譯 要有效解決學校的霸凌問題,首先要對學校整體環境有所了解,才能對症下藥推動有效的防制霸凌政策。針對學校的整體狀況做評鑑,是一種有效蒐集學校霸凌資訊的方式。評鑑的項目需包括校內各地點發生霸凌的行為、頻率等。此外,也要對預防霸凌的成效做評鑑。透過這些評鑑項目,能讓學校對校內的霸凌狀況做通盤性的了解,並協助學校教職員選擇適合其學校狀況的預防及解決霸凌的策略。 《教育議題》--霸凌系列 孩子在霸凌裡所扮演的角色 吳南嬿 編譯 當孩子捲入霸凌事件時,他們常扮演不同的角色。他們可能是霸凌者、被霸凌者或旁觀者。事實上,孩子往往會扮演超過一種角色。若要有效預防和處理霸凌事件,就要先釐清孩子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