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故事分享》如何培養仁心仁術的醫生
作者 hcceiu 於 2016年11月25日 16:50:00 (1188 次閱讀)

《教育故事分享》

如何培養仁心仁術的醫生

吳南嬿  摘要整理

有一所醫學院的院長為他們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擔憂。為何?因為他發現許多學生在剛進入醫學院時,這些學生是很關心病人的。但是,不知為何,在經過四年的培養之後,學生反而將病人物化了。他們將病人視為待修復的物體,如果不能修復,他們就無視病人的存在。



他們也擔心學生沒有學會如何學習。這些學生雖然能熟記他們所需要學習的教材,但是,課程中並沒有教他們如何更新知識,讓他們能跟得上時代的脈動,吸收新的資訊。

該怎麼辦呢?

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院長先觀察傳統醫學院的教學狀況。結果,他發現:

在醫學院的頭兩年,學生們坐在階梯教室中。教授站在講台上,手執教鞭,將懸掛在架子上的骨骼一一述來。學生的任務是記住教授所講的,在以後的考試中複述出來,並能在實驗室中運用。

然後,從第三年起,他們頭一次遇到真正的病人--於是我們感到納悶,為什麼他們對待病人就如同對待懸掛在架子上的骨骼!更不必說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法根本沒有給學生留下自我發現的機會。

上述的狀況--把病人物化和使學生愚蠢--看起來似乎十分嚴重,但是,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更嚴重的是,這種教學方式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不是為了治療病人,而是透過競爭出人頭地。

院長會有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他們發現,有時,教授會要求圖書館保留一篇學術雜誌的文章供學生閱讀,等到第四位、第五位同學想讀這篇文章時,文章已被某個自私的學生用刀裁去了。這現象不僅反映出學生自私而已,也反映出學生對病人的冷漠。為何?因為他的同學未來也會成為醫生,也可能在行醫時需要用到文章中的資料。「裁去文章」意味著他不在意他的同學未來在行醫時是否會用到,也不在意他同學病人的死活。

為了解決以上的問題,院長決定改變教學方式。他讓學生一進入醫學院就理論與實務並進,也就是說,一進入醫學院,就讓學生與病人組成一個團隊,他們要為真實的病人做出診斷,並提出治療方案,每個團隊都會有一位指導老師確保準醫生不會誤診。

為什麼要讓對醫學知識知道甚少的學生這麼早接觸病人?因為院長希望透過這樣的境教,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導向病人及其疾病以及健康的問題,這才是醫學院學生最應該學習的。

這樣的教學調整引來正反兩面的聲音。反對的聲音是:儘管學生會變得對病人比較有仁心,但是,學生的標準化測驗成績會下降,因為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缺乏系統性的醫學課程內容。

結果如何呢?

首先,學生真的變得比較有仁心,也沒有發生任何文章被裁去的事情了。至於學生的考試成績呢?不僅沒有下降,反而上升。學生不僅變得更關心病人,也變得更聰明,更有學習效率。

為什麼這樣的教學調整不僅培養出學生的仁心,也同時培養出學生的仁術呢?教育學者Parker J. Palmer指出,這是由於:

1、這樣的教學方式製造出人類人腦最佳的工作狀態。

   人類大腦的最佳工作狀態,在於加工有意義的資訊,並將其在腦中形成模型,而不是加工單一而不相聯繫片斷。與病人直接接觸的學習方式為前者,坐在教室中,看著人體骨骼聽講為後者。與真實病人的接觸,讓學生的腦海中有真實的案例,能讓學生透過真實的病人,把相關的醫學知識記起來。

2、共同學習的威力

   由於共同學習會產生集體榮譽,所以,會讓學生的學習動機更強。另外,透過共同學習,學生可以透過他人的角度來認識現實世界,藉以修正自己有限的視野。

從這個教學故事中可以發現:

1、不同的教學方式會建立不同的學習環境。

2、「學生們坐在階梯教室中。教授站在講台上,手執教鞭,將懸掛在架子上的骨骼一一述來」的教學方式,形塑出一種冰冷的學習環境。它不僅造成學生與醫學的關係冰冷,也造成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病人之間的關係冰冷,最終,學生進入醫學院的主要目的--幫助病人恢復健康的初衷,就在這樣的冰冷中消磨殆盡。

3、「讓學生一進入醫學院,就與真實的病人接觸,並組成團隊共同學習」的教學方法,則會形塑出溫暖的教學環境。在這個環境中,由於與病人的長期接觸,不僅會建立溫暖的醫病關係,也會讓「學醫是為了幫助病人恢復健康」的觀念不斷深化。另外,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透過討論拓展視野,也能與同儕建立人際關係,學會溝通的重要技能--傾聽和同理心。這些都是仁心仁術的醫生必備的技能。

總之,仁心和仁術的培養是同時發生的。所以,在教學設計時,需要把教學情境一起考慮進去,才能培養出品學兼優的人。

 

參考資料:

Parker J. Palmer,教學的勇氣。

Printer Friendly Page 將這個故事寄給朋友 Create a PDF from the article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發表者
樹狀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