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要聞—課程綱要》教育部要讓不具教育專業的學生為課綱負責嗎?
作者 hcceiu 於 2016年06月19日 19:40:00 (1279 次閱讀)

《教育要聞》—課程綱要

教育部要讓不具教育專業的學生為課綱負責嗎?

吳南嬿 撰

       在6月19日聯合報的「審課綱納入學生代表 傾向不排除中小學生」一則報導指出,由於學生認為不應限制國中小學生擔任課審會代表,所以教育部未來將朝不設限方向規劃。



       對於教育部的決定,各方立場不一。反對此決定的實踐大學講座教授且擔任課審會委員的陳超明教授就指出,教育是專業,不僅不具教育專業的學生不宜擔任課審會委員,不具教育專業的「社會公正人士」也不宜。政大教育系教授秦夢群則指出,課綱屬於專業領域,需要有學科及教育理論支撐。聽取學生的意見不代表就要將學生納入課審會委員。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則認為,應尊重學生表達意見的權利,且由於學生為學習主體,若課審會納入學生代表,可以讓課綱制定更為完善。不過,後來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又表示反對將國中、小學生納入課審會委員,因為「國中、國小學生身心未臻成熟,要面對大量的歧異資訊,以及紛擾的課綱審議,還要面對媒體及社會大眾,這些學生未蒙其利,將先受其害,這是揠苗助長,不利兒童身心發展,全教總表達反對」。

       上述說法似乎皆有其立場和道理。但是,究竟該不該將學生,甚至國中小學生納入課審會代表,讓他們一起為課綱負責呢?

       這一切還是得從課程的本質看起。「課程」本身就是一個具有不同定義的名詞。有人將其定義為不同的教學和學習內容,這種定義會限縮學生的學習視野和批判能力。 也有人認為課程應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的思想解放。總之,單就人們對課程定義的理解和採用,就會影響學校教學的方向。不曾受過相關教育專業培 育的人(成人或學生),瞭解這當中的差別嗎?

       此外,課程的制定還需要與社會發展結合,若聘請不具教育專業的人(不管是成人或學生)擔任決定國家課程決策者的課審會委員,他們能否分辨手中的課程是屬於 「只背誦事實和精進動作技能」的課程,還是「先進、能讓孩子朝全人發展」的課程?他們是否具備評估課程的能力?能否瞭解課程設計所需要的平衡性?能否瞭解 手中的課程是否與各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吻合?能否知道目前的教育環境中的資源是否能支持這樣的課程?…

       課綱是攸關國家教育發展的公共政策,社會大眾和學生對於課綱的關心以及希望擁有更大的發言權的期待可以被理解。但是,將傾聽意見等同於讓非專業人士擁有課綱的決策權的做法,只會讓我國教育去專業化,最後,承擔後果的還是孩子和社會。

參考資料:

聯合報,審課綱納入學生代表 傾向不排除中小學生

聯合報,陳超明:聖人不會比較懂課綱

聯合報,更多學者 拒當課審委員

聯合報,課審會代表納國中小學生 全教總:揠苗助長!

John I. Goodlad, A place called school.

A.V. Kelly, The curriculum.

Printer Friendly Page 將這個故事寄給朋友 Create a PDF from the article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發表者
樹狀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