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教育環境
建構「仁心」的學習環境 培養「仁心」的國民
吳南嬿 撰
在4月26日中國時報報導「尋找仁心 準醫生重讀大學」一文中指出,剛從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的陳昱銘,因為受到一群默默在台東偏鄉奉獻的神父、修女的感召,決定返回校園讀數學系,希望能透過數學系的哲學訓練,讓自己未來成為一位仁醫。
就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社會需要有「仁心」的國民。如果各行各業的工作者都有「仁心」,就可以大幅度降低黑心商品、黑心企業的產生。只是,要怎麼做才能培養出有仁心的國民呢?讓我們從Parker J. Palmer所著的「教學的勇氣」中的一個醫學院教學案例看起:
有一所醫學院的院長為他們所培養出的醫學生擔憂,因為他發現,儘管學生能熟記傳統醫學院課程中所講授的理論及資料,但是課程從未教他們如何更新知識,使他 們能跟上日新月異的新資訊,更重要的是,他發現學生在剛入醫學院時,很關注病人和他們的健康,但在經過四年的醫學訓練後,他們卻將病人視為待修復的物體, 如果已經不能修復了,他們就無視於病人的存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院長先觀察和分析傳統醫學院的教學方式,他發現:
「在醫學院的頭兩年,學生們坐在階梯教室中。教授站在講台上,手執教鞭,將懸掛在架子上骨骼一一述來。學生的任務是記住教授所講的,在以後的考試中複述出來,並能在實驗室中運用。
然後,從第三年起,他們頭一次遇到真正的病人--於是我們感到納悶,為什麼他們對待病人就如同對待懸掛在架子上的骨骼!更不必說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法根本沒有給學生留下自我發現的機會。
但是,把病人物化或使學生『愚蠢』,還不是院長和他的同事們的全部擔憂,他們更擔心的是學生們所處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動機不是為了治療病人,而是為了與同學的競爭中能夠出人頭地--這種動機有時造成惡果。
有時,教授要求圖書館保留一篇學術雜誌的文章供學生閱讀,等到第四位、第五位同學想讀這篇文章時,文章已被某個自私的學生用刀裁去了。在這裡,我們看不到 學生對病人的關愛之心,因為文章中的資訊很可能在將來的某一天會幫助他的同學治療病人;在這裡,我們也看不到學生的自我學習動機,他們的動機是犧牲他人的 學習來贏過別人。」
這個院長從他的觀察中看到,學生「仁心」的消失是來自於不當的學習活動設計。於是,他們重新設計學習活動,讓學生從一年級就以團隊合作的方式學習,而且直 接接觸病人,將學生的求知重心放在病人及其疾病和健康的問題。當然,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受到不少人的質疑,雖然許多人認為這種教學方式的確可以提升學生的 「仁心」,但也擔心這樣的學習方式會導致學生在標準化考試的成績會下降。
這個教學實驗實施了六年之後,其教學成果是,學生不僅更關心病人,考試分數也上升,變得更聰明、更有效率。
從這個教學案例中可以發現,孩子的「仁心」不是用知識堆疊而來,而是在學習活動中的點點滴滴潛移默化而來。更重要的是,一個以團隊合作及培養仁心為核心的 學習活動,不僅不會降低學生的競爭力,反而讓學生的競爭力上升,因為學生不僅變得更聰明,在標準化測驗中也取得更好的成績。
從陳昱銘的故事及以上的教學案例可以發現,強調「競爭力」知識學習,也許可以累積知識,卻培養不出有仁心的國民。以培養「仁心」為核心的教育方式,卻可以 同時讓孩子同時擁有「仁心」和競爭力,其關鍵就是學習活動的設計必須跳脫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孩子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才能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未來,讓社會有 更多仁心,讓黑心徹底遠離。
參考資料:
中國時報,尋找仁心 準醫生重讀大學
Parker J. Palmer,教學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