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教育機會均等
明尼蘇達州教育人員視「社區學校」為雙峰現象的解方
吳南嬿 綜合整理
明尼蘇達州教師工會歡欣鼓舞,因為這個代表70,000名教育人員的工會,在努力兩年之後,終於將能緩解雙峰現象的教育政策--社區學校--入法,緩解貧窮世襲的狀況,讓階級流動露出曙光。為了推動這個政策,明尼蘇達州教師工會努力將「社區學校」的概念散播出去,讓地區領導人和學校教職員對社區學校不再陌生時,進而完成相關政策的立法。
社區學校究竟是什麼樣的學校?為何明尼蘇達州教師工會要如此努力推動社區學校呢?
社區學校是一種結合學校及社區資源而設立的學校,在美國已行之有年,而且在弱勢地區教學成效卓著, 因為它是一個用來解決因貧窮導致學習成就不佳的教育政策。許多研究指出,貧窮與學生學習成就不佳是密切相關的,因為這些家庭不僅在各項資源都明顯不足,也 難以提供好的學習環境。這些不利狀況導致來自貧困家庭的孩童在幼年時期就已經落後。
為了要解決因為貧窮而導致學習成就不佳的問題,政策的制定就要以貧窮和學習成就不佳的關係為基礎,教育政策必須與社福政策結合,而不是各做各的。
在學校裡不只提供教育服務,也會提供其他社會服務(如:生心理方面的健康服務、不同型式的課後學習計劃等)。
成功的社區學校案例
位於舊金山東南方的Hillcrest小學是一所於2006年轉型為社區學校的國小。在該校的480名學生中,90%的學生有午餐費減免資格,65%的學 生不是以英語為母語,16%的學生為特殊教育學生。就學生的組成來說,它很明顯是一所弱勢族群學生佔多數的學校。
為了讓Hillcrest小學成功轉型,它與35個不同類型機構結為教育夥伴,學校裡有家庭資源中心、食物賙濟庫(為未能解決「三餐」基本需要 的人士家庭,提供緊急及短暫的膳食援助)、都市社會支持處。大部份的學生都參與生氣蓬勃課後計劃,學校有提供生、心理健康照護服務,家長的參與度也很高。
要讓社區學校成功並不容易,因為社區學校領導人必須有能力整合資源、建立合作的文化。以Hillcrest小學為例,該校的領導人每個月都要與各機構的合 作夥伴開會,以確立推動事務的優先順序,處理學校所面對的各項挑戰,並評估學校所推行的各項政策所帶來的影響。為了讓學生的學習無縫接軌,學校老師也要每 個月與課後計劃的老師開會,並參與相同的專業成長活動。當老師發現學生面臨學習以外的困境(如:生、心理健康問題、經濟問題…等)時,能適時將學生轉介給 能提供有效協助的機構,降低老師教學無力感,提升老師的工作滿意度。當家長發現學校能幫助他們時,家長對於學校活動及孩子學習的參與度也會提升。
從2006年轉型到現在,Hillcrest小學的表現越來越好。2010年到2012年間,Hillcrest小學在加州標準化測驗(CST)的各科表 現提升11%,到了2012學年度,其在CST的表現更超越加州平均值。2005年參與親師座談會的家長只有50%,2013年的家長參與率高達90%。 當親師合作程度提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就更能無縫接軌,教育要落實其效能就更加容易。
社區學校給我們的啟示
研究指出,社區學校的成功並非源於學校所提供的服務和各項課後計劃,而是源於對教育--貧窮關係的理解。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很多,而這些因素不可能由學校 獨立解決。為了讓教育發揮其效能,政策制定不能再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而是要將能影響學生學習因素的資源整合,讓學生的學習環境從家庭、社區到學校皆 能無縫接軌,才能幫助孩子突破貧窮世襲。為了孩子的未來,教師工會將盡己所能,結合各界資源,制定出對孩子、社會最有利的教育政策,讓孩子擁有優質的教 育。
資料來源: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MN educators advnce community schools as game-changer in closing achievement gap.
Education Policy Innovation Center, Our communities, our schools: Closing the opportunity gap in Minnesota with full service community 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