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評鑑
世界大學排名的榜上學校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學校嗎?
吳南嬿 綜合整理
「排名」是評鑑的一種,透過相對的比較而取得好/壞的區別。每次排名的公佈,都會對榜上的當事人或單位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卻鮮少有人探討遊戲規則(如指標的訂定或各類指標的百分比)是否合理。以我國為例,每次世界大學排名一公佈,大家關注的焦點馬上集中在我國的某幾所明星大學前進或後退的名次,接下來又是一陣檢討之聲,而檢討的焦點又放在如何達成指標所規定的任務上,卻沒去探討這些指標與教育品質是否有高程度的關聯,這樣的隨排名起舞之風,對於高教品質的提升有害無益。
9月30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的一篇「2015世界大學排名:這些(大學)真的是地球上最好的大學嗎?」, 就對世界大學排名做了比較與評論。該評論指出,全世界的大學排名有很多,但是,各排名將很大的比重放在「聲譽」與「收入」兩部份,對於真正的「教學品質」 反而著墨甚少。以今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所公佈的世界大學排名為例,其在教學環境的評估指標中包括:聲望調查、師生比、博士及大學生的學位授予比例、教師取得博士學位比例以 及教師收入等。在上述與教學環境有關的指標中,並沒有看到真正能評估出教學品質的指標。既然看不到這類型的指標,我們又如何得知這些學校教學品質的良莠 呢?
教育排名對教育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很多,除了影響教育的方向--重指標而輕教學之外,也可能造成教育預算刪減,因為政策制定者會認為,既然該國的教育已在世 界排名上名列前茅,又何必將這麼多的經費放在教育。芬蘭因為在PISA名列前茅而造成教育經費增加困難,而美國數所在世界排名表現優異公立大學(如:加州 柏克萊大學)的預算也遭到刪減的命運。這一切的狀況又反映出教育排名不僅會左右教育走勢,其影響更可能會將教育導向不利的方向。若我國希望透過教育強化競 爭力,就應看清各類教育評鑑的真面目,切莫盲目跟隨教育評鑑的指標,而賠上國家的未來。
參考資料:
自由時報,全球最佳大學 台大排名歷年最差。
Washington Post, The 2015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Are these really the planet’s best 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