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教育品質
有錢真的能使鬼推磨嗎?
吳南嬿 綜合整理
「績效」是企業界常用的名詞,也越來越常用在教育領域中。最近,美國喬治城大學裡的Edunomic 實驗室又提出新的研究,對於教師的薪資結構政策提出新的建議,該研究的標題為「付更多的薪資給最好的老師,以讓他們教更多的學生(Paying the Best Teachers More Money to Teach More Students )」,作者為Marguerite Roza和Amanda Warco。他們在研究中提出:各學區應該付給表現最佳的前25%有效能的老師較高的薪資,以換取他們提高班級人數--每個人多教三個學生。由於這個做法可能會違反現行美國的教育法規,所以作者建議政策制定者應排除政策的相關障礙。這份研究所依據的假設為:只要孩子被較有效能的老師教,任何潛在的不利因素都可以被消除。該研究更指出,較多人數的班級可以幫助學區省更多的錢,因為教師的需求數會跟著減少。總的來說,這份研究各項政策建議的理論基礎為:
(1)目前已有可靠的方法幫助分辨出哪些老師為「前25%有效能的老師」。
(2)班級人數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
(3)教師會支持這個「教更多學生以增加薪資」的方案。
對於想省錢的政府或雇主來說,這份研究也許很有吸引力,尤其在人事費用偏高的教育領域。但是,這份研究的信效度如何?它的建議對於教育的影響是福音還是災難?賓州州立大學教育系教授Patricia H. Hinchey提出這份報告的矛盾之處如下:
一、前25%的教師真的能被有效地辨別出來嗎?
在這份報告中並沒有對「有效能的老師」做出明確的定義,更遑論分辨的方式。就算是教師評鑑也不見得能做到。以目前在全美橫行、以學生的標準化測驗成績為基 礎的加值性(value-added)教師評鑑為例,許多在前一年被列為前25%的老師,隔年就掉到最後的25%。此外,由於教師並非的常態的方式分佈在 各校,所以,無法判斷前25%的老師是否真的優秀,也無法知道其他的75%是否一定不優秀。
二、班級人數對學生學習的影響真的微不足道嗎?
首先,既然「有效能的老師」難以被有效辨識,這個研究所提出的「有效能的老師能抵消任何潛在不良的學習因素」的假設就難以成立。其次,學生的學習成就與師 生關係的建立有密切的關係。較少人數的班級,學生能獲得老師較多的關注,獲多老師較多關注的學生,學習的參與度也會提升。也就是說,班級人數的多寡所影響 的不是老師的教學技術,而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機率,這才是影響學生學習效能的關鍵。
三、教師真的會支持這個「教更多學生以增加薪資」的方案嗎?
這個研究案提出,若將教師薪資提高10%以上,教師就會願意增加班級人數。但是,這個研究並沒有指出這些「願意增加班級人數」的老師是哪個地區的老師。舉 例來說,一個在富裕地區任教、其任教班級只有20個學生的老師,也許會接受他班上增加2~3個學生。但是一個在資源不足的都市學校任教、其任教班級人數高 達40個學生的老師,就不見得會接受這樣的提議。也就是說,在沒有考慮教師的工作環境及條件的狀況下,這個論點是沒有意義的。此外,雖然美國教師的高流動 率高有部份原因來自於低薪,但是有更大原因來自於惡劣的教育環境,增加班級人數則會讓這個環境雪上加霜,讓人才更不願意待在這個職場。更重要的是,這個方 案並不是讓老師「加薪」,而是因應老師額外工作量所給予的津貼,所以,它對於解決老師的薪資結構並沒有幫助。
由於21世紀對於高人力資源的需求越來越高,所以,教育就越來越受各方重視,類似「提升教育績效」等語言也在社會中廣為流傳。諷刺的是,直到現在,什麼叫 做「好」的教育績效似乎沒有明確定義,許多號稱衡量教育績效的教師評鑑或標準化測驗,往往導致教育發展更扭曲,讓教育更悖離因材施教的精神。為了保護下一 代,對於這些可能會影響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必須嚴格檢視,才能讓孩子在良好的教育制度下成長,與學習終身為伴。
資料來源:
Patricia H. Hinchey, Review of Paying the Best Teachers More to Teach More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