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教育市場化
教育是市場?還是公共服務?
吳南嬿 綜合整理
最近有越來越多的私立學校用各式各樣的方式篩選學生,有的甚至從小學就以潛能測驗為名,行篩選學生之實。有的私立學校直接挑明,私校招生是自由化市場,也指出,透過測驗可篩選出理想學生,此外,學生與家長的均質及優質化,可吸引更多學生就讀。
以上這些說法看似有道理,事實上與教育理論及社會發展相違背。說明如下:
1、教育是市場嗎?
學校是一個以人為方式建構社會環境的機構,透過學校環境,學生能夠接觸到不同的人--從師長到同學,善用這樣的環境,不僅能夠擴展學生的視野,也讓學生學 會包容和尊重,培養出利他的美德。用這樣的觀念辦教育,教育就應該是公共服務,並以社會發展作為辦教育的基礎。如果將教育視為市場,學生和家長就變成消費 者。此外,一旦教育變成市場,就會出現有錢人才買得起的教育商品。在這種狀況下,就會產生族群隔離,也自然會出現私立學校所津津樂道的「學生與家長的均質 及優質化」。
2、 對許多家境不錯的家長而言,為孩子找一個風評不錯的私立學校,透過私校的學費及入學考式的雙重機制,幫自己的孩子篩選同儕。這看起來似乎是不錯的想法,殊 不知運用金錢與物質所堆砌出的教育環境,往往成為拜金主義的溫床。在拜金主義的環境中,會強調財富、地位、形象和物質消費,對成年人而言是聲望、權力、錢 財,對孩子則是成績、衣服、電子用品。研究顯示,當孩子處在過於強調物質的環境中,會對其產生依附感,當這種依附感變得極度重要的時候,會排擠掉其他的目 標、努力及興趣,進而可能讓工作、友誼、嗜好、教養、靈性的發展和智慧的養成都出狀況。一個透過篩選而進入的學習環境,其本質就是建立在個人主義、強取豪 奪和競爭上。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利於發展對社會有利的利他主義,更重要的是,在個人主義的環境中,孩子容易變得比較不快樂和熱衷於沉溺不良事物。這樣的教育 是家長想要的嗎?
總之,教育的目的除了讓孩子本身獲得成就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個刻意安排的多元環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接觸到更多不同的人,更多元的文化。此 外,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不僅在學業上能有所成就,更能培養出利人利己的價值觀及生活方式。這樣的教育不是一個強調競爭、篩選、均質的個人主義學校所能提 供的。當私立辦學者不斷地強調「私校是市場」的同時,請記得教育的公共性及其在社會發展所扮演的角色,所有從事教育的人真正負責的對象不是家長、不是學 生,而是社會。
參考資料:
自由時報,私校申請自主招生暴增 教團籲勿核准。
自由時報,知名私校寧自主招生 不要補助。
杜威,民主與教育。
Madeline Levine,給孩子金錢買不到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