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南嬿 撰
今年(2024年)3月14日,旺得富理財網一篇報導:「勞保、勞退、公保基金10年績效曝光『低到不可思議』最慘只有1.73%」(註1),讓我大吃一驚。
報導中指出,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比較政府各退休金的11年績效後發現,政府基金績效不佳,更指出私校退撫保守型敬陪末座,進而將此有問題的比較結果衍伸到對退休金確定提撥制(DC)的質疑,以彰顯全教總在退休金政策上的遠見。
讓我們一一檢視這篇報導中出現的問題:
一、退休金收益率的計算方式
退休金年化收益率的計算並非將逐年收益率加起來平均那麼簡單,還要考慮複利的因素;再者,直接將私校退撫102年僅10個月的績效算作整年的績效,對私校退撫也是十分不公平。此外,私校退撫第一年的運作,投資策略都還在測試階段,所以,將私校退撫102年的收益率直接加進來一起計算是不合宜的。
換言之,若要把目前各基金的表現,全部放在一起比,最多比10年,比11年是不妥的。
接下來,各基金年化收益率的計算從103年到112年年底,3年、5年及10年的表現如下:
上圖呈現,近10年的投資表現,私校退撫積極型和穩健型,在近3年、5年和10年平均,都勝過公教退撫舊制,以及勞退新舊制。
二、蘋果不能和橘子比,因為標準不同
比較退休金投資績效不能直接拿來彼此互比,必須看該基金所設定的績效標準是什麼,參照標準不同就不能互比。
以國人熟知的國民ETF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和富邦台50(006208)為例。
這三支ETF可以放在一起比嗎?0050和006208可以放在一起比,但是0056不能與他們比。為何?因為0056與其他兩支參考的基準指數不一樣。
上圖框起來的地方顯示,0050和006208所參考的指數都是臺灣50指數,所以,這兩支基金可以拿來比較,但是,0056就不能與這兩支比較,因為它參考的指數是臺灣高股息指數。
同理,私校退撫的穩健型和保守型不能和積極型比,也不能與舊制公校退撫、勞退新舊制和勞保相比,因為它們的績效目標不一樣,績效目標不同就會導致資產配置(股債比)不同,最終達成不同的收益率。
以我國的各退休基金為例,私校退撫(積極型)、舊制公校退撫和新舊制勞退,這四種基金資產配置的股債比大約都是6:4,所以,這四種就可以互相比較。但是,私校退撫(穩健型)股債比約為5:5,私校退撫(保守型)股債比約為2:8,那麼,這兩支就不適合與前面那四支比績效。
也許會有人想問,難道私校退撫保守型和穩健型不能也用6:4的股債比嗎?
這就牽涉到基金投資屬性。私校退撫保守型和穩健型所採用的股債比,是屬於波動性較小的股債比,因此,在金融市場不好的時候,這樣的配置會比較穩定,但是,到市場大好的時候,賺到超額報酬的機率也比較小。
私校退撫的三支基金都有預設長期收益率(保守型~2%、穩健型~4%、積極型~7%),因此,要檢視其投資績效好壞,重點在於檢視其長期表現是否有達到預設目標,而不是拿各退休基金互比,然後說私校退撫(保守型)敬陪末座,進而攻擊退休金確定提撥制不佳。
三、政府基金管理的最大問題是黑箱作業
政府所管理的各基金(新舊制公教退撫、勞保、新舊制勞退、國保…等)最大的管理問題在於管理不透明。從各基金成立到目前為止,所有的績效數據都由政府說了算,沒有第三公正方能檢視政府所使用的計算參數與外界基金是否一致。因此,就算這些政府基金號稱表現良好,在資訊不透明的狀況下,也無法讓人相信其投資績效。
四、不要污名化確定提撥制(DC)
全球在推行儲金制退休金時,退休金方案分為確定提撥制(DC)和確定給付制(DB)。在實施一段時間後,由於時代變遷,平均壽命越來越長,投資技術的進步,控制風險的能力加強,讓投資績效更加穩定,再加上職場變遷,勞動者變換工作的需求增加,確定提撥制(DC)已逐漸成為退休金方案主流,確定給付制逐步退場。
五、未來退休金方案的主流
為了讓每位退休金計劃成員能安心養老,目前全球的退休金方案都已逐步走向DB和DC混合制,於是出現新的名詞,如「期望確定型(defined ambition, DA)和「目標待遇確定型(target benefit, TB)。目前荷蘭和澳洲皆往此方向邁進。荷蘭逐步將傳統的固定福利計劃轉為固定期望計劃,而澳洲則循序漸進將確定提撥計劃改造為目標福利計劃。(註2)
結語:政策推動應以專業為基礎,並隨著時代脈動前進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人類平均壽命增加,控制長壽風險,避免老年貧窮是全球性議題。因此,各國的退休金計劃都逐步修正,以期能幫助更多人安享晚年。
為了讓我國退休金計劃能跟上全球脈動,讓國民不會為步入老年感到恐懼,教師組織推動退休金政策時,應時時注意政策脈動,以專業為推動政策之本,方能為老師爭取最有利的退休方案,與其他職群共榮共好。
註1:勞保、勞退、公保基金10年績效曝光「低到不可思議」最慘只有1.73%
註2:養老金管理的未來(The Future of Pension Management),Keith P. Ambachtsheer著。
(本文已徵得作者同意轉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