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南嬿 撰
前幾天,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第七大道的LED看板上,出現「化乾哥為獄伯」的廣告,廣告的主角則是「新北市國中生割頸案」中兩位疑似行兇少年的名字及肖像(註1)。
值得注意的是,此廣告的出現不僅幾乎沒遭到「公佈未成年人個資」的撻伐,反而得到不少輿論的支持(註2),甚至有人還擔心在美國刊登廣告「效果不大」(註3)。
從「小商人」刊登此廣告得到社會輿論的支持可以得知,目前民眾普遍不認為國家制度能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而這一切皆肇因於教育部長期忽視家庭教育的重要,又向政治妥協,用「輔導」的名義,一步步剪掉學校對行為偏差學生的各種約束措施,讓行為偏差學生被誤導,以為在自己未成年之前可以肆無忌憚地犯罪,最終導致有大好前途的學生被殺,民怨因此沸騰。
諷刺的是,教育部完完全全知道校園暴力案件增加之迅速!
但,人民想問:
教育部除了不斷強調「增加補助、要求輔導」,然後呢?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學校所通報的暴力事件和行為偏差案件數,就從108學年的1萬件上升到110學年度的1萬5千件。也就是說,短短兩年,校園暴力案件數成長50%。
面對兩年內校園暴力案件的激增,且許多暴力案件皆源於家庭教育不彰的險峻情勢,教育部的態度居然還是維持在「通報」、「輔導」、「列管」,不然就是「113年已補助6000萬元做老師的諮商輔導支持」(註4)。面對掌握全國龐大教育資源卻處事消極、裝睡、敷衍、得過且過的教育部,再加上假人權之名,行保護未成年加害者之實的法規,難怪人民會選擇自力救濟,用自己的管道追求公平正義。
良好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樣態呢?它的樣態有很多,不過,主要還是與正確的親子互動有很大關係。讓我們看看以下案例:
有個俄國移民家庭,父親在家鄉當裁縫,到了美國後在成衣廠當廉價勞工。後來,在家裡做成衣加工,太太、小孩也一起工作;為了增加收入,晚上也工作。由於他們全家一起努力,兒子那一輩就已經翻身開了成衣廠,孫子輩則接受高等教育,後來成為律師(圖1)。
上世紀七、八○年代美國最有名的律師傅萊德曼也來自於貧窮家庭,小時候住在貧民區,他媽媽卻用三寸不爛之舌遊說收票員通融,讓他可以每個月到卡內基廳聽音樂會1~2次。他媽媽用身教告訴傅萊德曼:如果你有說服力,動機夠強,就能排除萬難,帶孩子去卡內基廳聽音樂會。(註5)。
在我國也有類似的案例。
有一位父親,雖然是藍領階級,且只有國中畢業,但他以身教帶著孩子逛書店、買書、看書,結果,兩個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一個考上醫學系,另一個考上台大物理系(註6)。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所謂「好」的家庭教育,並不是用錢堆起來的教育,而是家長以身作則帶著孩子學會勤勞、負責、好學…,點點滴滴累積起來的教育。
本人認為:教育部要有效推動家庭教育,首先,應該先瞭解政策問題為何、對象為何,才能對症下藥設計政策,投入資源。
舉例來說,若教育部打算對低收入和高風險家庭進行干預,就要思考在何時介入最佳。就實務面來說,假使教育部希望取得本質性的干預效果,最好在孩子非常小的時候(學前)就進行干預,幫助孩子在人生的起步就取得優勢。因此,教育部需要做到的就是:
1、先找到政策實施對象。
2、為這些父母安排課程,討論育兒技巧,學習教育孩子。
3、依據家長參加課程的出勤率以及其他表現給予足以讓其動心的獎勵。
相信教育部一定知道,若沒有足夠的獎勵誘因,往往難以吸引此類型的父母參與育兒課程;甚至,為了讓資源能放置到對的地方,教育部還需要與其他部會(如:衛福部)合作,找出真正需要協助家庭教育的高風險對象,才能夠讓此種家庭教育政策產生功效。
全國人民都知道辦教育本就要投入經費,只是看要把錢花在哪裡以及效果為何。
以目前的狀況來說,有效投資家庭教育固然要花許多錢,但是,投資少年法庭、少觀所、安置機構、矯正機構、監獄…等不是要花更多錢嗎?更重要的是,若教育部不思有效投資家庭教育,就可能會導致其他無辜者受害。請問,錢花在哪裡更值得呢?
家庭教育是教育中最根本的一環。期許教育部上下能夠提起精神,用心發揮教育專業能力做政策,尤其是家庭教育政策,才能幫助每個孩子健康成長。如此,「化乾哥為獄伯」的憤怒才得以化解,並重獲人民對教育的信心。
註1:「化乾哥為獄伯」 小商人怒了直接讓乾兄妹上紐約時代廣場
註2:世界級笑話!國三生「割頸案」登紐約時報廣場 網讚爆:附「新聞QR code」
註3:「化乾哥為獄伯」登紐時廣場 網憂「效果不大」 小商人:乾哥乾妹會有人處理
註4:在自由時報的報導「不適任教師調查多軌重複 教育部:納入解聘辦理」最後一段:「教育部表示,為健全教師諮商輔導體系,教育部已設立「教育部教師諮商輔導支持中心」,提供教師專業及保密的諮商輔導支持服務,補助金額自113年起提高10倍達6000 萬元,教育部持續推動眾多措施,落實教師支持機制。」
註5:摘自《異數》第5章(麥爾坎.葛拉威爾著)
註6:工人父國中學歷擁唯一興趣 意外培養雙孩成學霸:以我爸為榮
(本文已徵得作者同意轉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