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 舊制公教退撫惡改主因為低劣管理而非「未足額提撥」
作者 hcceiu 於 2023年09月13日 15:30:00 (646 次閱讀)

《轉載》

舊制公教退撫惡改主因為低劣管理而非「未足額提撥」

吳南嬿 撰

       在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簡稱「全教總」)最近所發出的問卷中,第一題便出現錯誤觀念,該錯誤觀念為「『歷年未足額提撥』是造成退撫基金潛藏負債的最大原因」。



       為何「歷年未足額提撥」本身就是一個假議題呢?因為像舊制退撫這類確定給付制退休金,其合理提撥率的產生會與長期投資收益率、工作年資(繳費期)、平均餘命、所得替代率…等參數連動,而我國的舊制退撫長期未明定長期投資績效標準,所以,在缺乏此參數的狀況下,根本無從得知合理的提撥率是多少,故「未足額提撥」是一個假議題。

       讓我們來看看198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Franco Modigliani如何計算提撥率與投資收益率的連動變化。(圖1)

      圖1顯示,在預設繳費期40年,所得替代率50%的情況下,當投資收益率為0%的時候,提撥率高達20%,但是,當投資收益率到達6%的時候,提撥率只要3.26%即可。由此可知,提撥率會隨著投資收益率變化,是否為「足額提撥」要在其他的參數皆已確定的情況下,才能確定。

       我國舊制退撫最大的問題就是根本沒有訂定長期收益率,而且自民國85年成立直到104年,收益率更低到只有2.76%,遠遠低於國際優秀退休金預設的績效標準7%。(圖2)

       在退休基金管理優異的國家,不會出現沒有訂定長期收益率的狀況。舉例來說,加拿大安大略教師退休計劃,在1991年開始私營化之後,就訂定投資績效標準為真實收益率4.5%,而其在1991年到2000年這10年間,只有1994年沒達到績效標準(圖3)

       如果我們回頭檢視圖1可以發現,若舊制退撫的27年的投資收益率僅有3.58%(圖4),相對應的提撥率一定偏高。但如果舊制退撫的投資收益率能像安大略教師退休計劃一樣,自1991年私營化到2022年,長期投資收益率能高達9.5%,為目前舊制退撫的2.65倍,提撥率就可以降低(圖5)。

       講到這裡,也許有人想問:

       投資一定有賺有賠,如何能訂定長期績效標準呢?讓我們以元大台灣50(0050)為例。

       0050的投資策略是以完全複製的指數化操作策略,追蹤臺灣50指數之績效表現,所以,我們就可以用臺灣50指數作為績效標準,檢視0050的投資表現。(圖6)

       以退休基金來說,若是不追指數,而是訂定績效標準,就依照金融商品的投資收益率做資產配置,以達成投資績效。

       舉例來說:

       澳洲超級年金中的穩定型(stable)基金,長期績效標準是真實收益率1.5%(CPI指數外加),於是,它的資產配置就較為保守(圖7),將大約6成的資產放在固定利率資產和現金。

反觀澳洲超級年金中,績效標準較高的平衡型(Balanced)基金,由於它的長期投資績效標準為真實收益率4%,因此,在其資產配置中,接近6成的資產放在股票和私募股權(圖8)

 

       由此可知,過去政府所稱「舊制退撫基金破產的罪魁禍首是『未足額提撥』」,其實是政府企圖掩蓋其退撫基金管理不彰的話術,而全教總所發出有關退撫基金的問卷,第一題便明顯觀念錯誤,隨著政府的話術起舞。一個全國性教師組織,對退休金的基本概念如此不清,不禁讓人為教師退休權益感到憂心。

       現代管理學大師彼得·斐迪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曾指出,影響全球退休金管理的四大因素為:(1)政治機構問題;(2)退休金合同和風險問題;(3)投資理念問題;(4)退休金監督和管理問題。這四大因素正是我國由政府管理的各退休基金(公教新舊制退撫、勞動基金…等)所面臨的問題。因此,若我國的人民退休金要有保障,首先要做的是要求政府退出管理,因為,政府的不當管理才是造成各退休基金不足的元凶。

(本文已徵得作者同意授權轉載)

Printer Friendly Page 將這個故事寄給朋友 Create a PDF from the article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發表者
樹狀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