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將老師炸得粉身碎骨之新教師法
老師,您的防護裝備齊備了嗎?
~108學年度精進教學系列側記
記錄者:吳南嬿
隨著新教師法的實施,老師所面對的職場環境將更為嚴苛。其中最可怕的是,許多原本被視為正當教學行為之做法,在新教師法實施之後,不僅可能被視為違法,老師甚至可能要面對被解聘的風險。
面對地雷遍佈的新教師法,新竹縣教師會優先考慮的,就是如何幫老師充實職場防護裝備,因此,本會這次的精進教學的八堂課,主題分成三部份:
一、教育相關法規,尤其是教師法。
二、理財教育
三、教育專業暨跨領域交流。
在教育相關法規部份,可分為法規面(教師法)和實務面(教育現場實例探討)。
法規面的部份,本會邀請的是新北市教育局的李宗翰專員和台北市教師會的楊益風老師。兩位講師雖然一樣以分享新教師法為主軸,但,由於他們切入的重點不同,所以,學員對於教師法的瞭解會更加深入。楊益風老師舉出許多實例(有的甚至是今年6月30日新法實施後的案例),以幽默、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新教師法之所以可怕之處,尤其讓人印象深刻。
黃金宏老師的授課重點則來自於老師日常教學現場的案例探討。在三個小時的課程中,單單不當管教的部份,金宏老師就信手拈來,用許多案例來說明為何有的老師能避開地雷,有的老師卻誤踩導致粉身碎骨,告別教育界。
吳南嬿老師著重的則是許多「導致老師自己誤踩地雷的心態」,例如:「我一定會沒事」、「專家講的就是對的」…等。在課堂中,南嬿老師與學員分享,「我一定會沒事」的心態,如何導致一位老師在面對不適任教師處理的後期才求救,最後被解聘。也有警覺性高的老師,在事件一開始就向本會求助,在本會一路的陪伴下,儘管這條路走得艱辛,但越走越順。
更有讓人心碎的性平案例,由於過度相信教育部性平人才庫委員的「專業」,在那些委員有罪推定的心態下,選擇性地在許多互為矛盾的證詞中,挑選能讓那位老師被定罪的論點,讓其在證據力不足的狀況下被解聘。
在理財教育部份,本會配合政府推動中小學理財教育政策,已經連續好幾年都將理財教育作為精進教學的重點課程。
這次安排郭莉芳老師和張裕閔教授帶領大家分析後疫情時代的投資環境和策略。
郭莉芳老師除了帶著大家看疫情對全球投資環境產生的變化之外,也透過分組討論,幫助大家重新檢視自己過去的理財績效,並建立更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理財觀念。
張裕閔教授除了再次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外,也介紹不同的金融商品檢視工具,讓學員瞭解,投資是科學的,只要方法和工具使用正確,想要得到財務自由並不困難。
在上課的過程中,張教授還即時幫學員診斷其所握有的金融商品,分析其優劣。真的是一場非常實用的課程。
除了配合政策之外,本會亦基於下述原因,特別將理財課程視為精進教學的重點:
1、在工作環境越來越惡劣,正職工作越來越少的狀況下,學生能否得到財務自由,擁有正確的理財觀念是很重要的。
所謂正確的理財觀念並不是儲蓄就可以,還要用更有效率的理財方式讓自己的儲蓄不斷成長,得到財務自由,才能有更大的空間從事自己感興趣的領域。
2、有些老師在工作十年、二十年後,也許因為興趣改變或體力不繼,而不想待在教學工作中。但是,基於財務需求,可能又會無法離開教育職場;再加上政府惡修退休制度,讓離開此職場變得更加不易。
這種無奈的狀況,可能會導致老師難以樂在工作;沒有快樂的老師,就很難有生動吸睛的教學,對整體教育環境是大大不利。
在本會安排的理財課程中,重點不是投資賺了多少錢,而是用更正確的視角看理財,瞭解群眾心理,這一切都將擴展老師理財視角的多元性,豐富老師的理財經驗,連帶幫助學生擁有更完善的理財教育。
更棒的是,在擴展理財視角的同時,也順帶幫助老師理財。若老師能得到財務自由,就不需要為退休生活擔憂,也更能樂在工作。
在教育專業暨跨領域交流方面,本會這次邀請的是徐欣怡老師和麥建方醫師。
108課綱上路後,新課綱的內容與教法對於教師的要求有何不同?對於教師的專業發展有何影響?在今年新冠肺炎的疫情之下,數位學習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與顯學。本次課程,徐欣怡老師與大家分享了教師該如何因應時代潮流的轉變,以及教師如何在社會與教改的要求下從事教學發展、建立教學專業。
麥建方醫師則與大家分享在他生命中具有影響力的老師,以及他在行醫時所看到的案例。從麥醫師的分享中可以發現,醫學與教育的重疊度其實還蠻高的。舉例來說,麥醫師所提到的「書目療法」其實可以運用在教育現場的閱讀課中,而「深井效應」則可以幫助老師瞭解如何幫助幼時曾受過創傷的孩子。
今年是教育環境大幅振盪的一年,不管是在課程、工作待遇、教育環境都產生很大的變動,尤其是新教師法對工作環境所帶來的衝擊。這些變動若沒有謹慎因應,輕則造成老師在職場中進退兩難,在教育環境中痛苦不堪;重則讓老師失去工作,多年在教育職場的投資(退休金)毀於一旦。
為了讓老師能夠在教育環境中安身立命,想離開時能全身而退,本會非常慎重地從法規、財務、教育專業三方面切入,設計出今年的精進教學課程。期待這樣的課程安排,能幫助參與研習的老師不僅能避開職場紅線,還能擁有高品質的教學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