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退休金績效聯盟新聞稿》 勞動基金想要假「加碼」之名,行「護盤」之實? 12月19日,勞動基金運用局局長蔡豐清表示「台灣產業很有創新能力,現在下跌都值得承 接」,並同時提出勞動基金明年打算加碼800億投資台股。
這樣的說法讓人不禁想問「勞動基金想要假加碼之名,行護盤之實」嗎?在萬點高點進 場,若虧了,依然要廣大的勞工買單嗎?政府依然用「投資一定有風險」來卸責嗎? 回顧過去由政府操作的勞動基金,與國際間表現良好的退休基金相比,其表現豈只是差 強人意。 以加拿大退休計劃(CPP)為例,該計劃也曾面臨破產的危險;但是,在加拿大政府於 1997年起聘請專業人員成立投資委員會(CPPIB),並立法禁止政府干預基金投資運作之後, 該基金1998~2015年的年化收益率為7.58%;反觀舊制勞退和勞保,則分別為3.26%及3.4% (附圖1)。新制勞退的表現落後CPP更多,自2005~2015年期間,CPP的年化收益率為8%,新 制勞退只有2.64%(附圖2)。 這樣的差距是多大的差距呢?若本金為1000億,連續18年4%的差距就是大約750億。若 以新制勞退來看則更嚴重,因為新制勞退的金額上兆。若以本金1兆計算,11年投資報酬率 5.36%的差距,就是大約5千9百億的差距。 為何會差距那麼大呢?因為在1998~2015年期間,CPP只有一次虧損(2008年),12年投 資報酬率在7%以上。反觀舊制勞退與勞保,在這18年期間,都分別出現3次虧損,舊制勞退 只有四年的報酬率在7%以上,勞保則更少,只有3年(附圖3、4)。 新制勞退的表現更差,在2005~2015這11年間,CPP只有一年虧損,8年投資報酬率在7% 以上,反觀新制勞退,出現3次虧損,只有1年在7%以上(附圖5)。 與國際優等生相比,勞退基金不僅長期的投資報酬率不佳,面對虧損的態度也讓人不敢 恭維。 在中時電子報2012年11月10日「錢坑連環爆 政府基金虧大了 股市再踩雷」的報導裡 就可以看到~當外界詢問:勞退基金是否因為高價買進而導致虧損的狀況?政府制式的回應 就是:「投資一定有風險」、「勞退基金不便對外透露實際交易結果」。 如果CPP的投資長是用這種態度處理事情,早就被解僱了。 請問,「投資一定有風險」是不是意味著,由政府所操盤的勞退基金,不用為繳費者和 受益人控制風險?「勞退基金不便對外透露實際交易結果」是不是意味著政府在操作基金時 ,可以黑箱作業? 從台股的歷史軌跡可以知道,萬點並非台股的常態,而是高點。蔡豐清局長在目前外資 不斷對台股砍殺的時候,丟出勞退基金要加碼800億到台股,真的是想為廣大的勞工朋友獲取 更多的退休金嗎?還是假「加碼」之名,行「護盤」之實呢? 如果勞動基金運用局認為其投資是正確的,請定期詳細公布這八百億元持股、績效明細 ,不要有任何藉口規避全民監督。 為了廣大人民的退休權益,監督退休金績效聯盟要求政府,所有的退休基金投資必須透 明化,政府更應向OECD國家看齊,退出退休基金管理。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須清楚知道,任 何維護政治利益的行為(如:護盤)都不應由退休基金的受益人和繳費者來承擔。 附圖1: 
附圖2: 
附圖3: 
附圖4: 
附圖5: 
發稿單位:新竹縣教師會、台北企業總工會、 花蓮縣教師職業工會、苗栗縣教育產業工會、 新北市教育產業工會、臺北市學校教育產業工會、 雙北教育產業工會、中華民國全國退休教師聯盟、 新竹縣教育產業工會。 新竹縣教師會&工會 秉持專業,關注我們大家的退休金
|